&esp;&esp;“那后续的小说咱们还……”
&esp;&esp;“继续投放,不用管这些。”
&esp;&esp;“好的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《孔乙己》这篇小说,引起了广泛的热议。
&esp;&esp;当天中日文化论坛的有关报道出来之后,中日双方这些顶级的现代文学作家,都对这篇小说表示了极大的肯定。
&esp;&esp;尤其是,日国的代表们竟然也罕见的发表了一些中肯的评价。
&esp;&esp;这就让《孔乙己》的热度更高了。
&esp;&esp;当天“孔乙己”这三个字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,更是空降文学类热搜的第一名。
&esp;&esp;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官方对这篇小说的评价,却不尽相同。
&esp;&esp;微博官方给出的点评是,“《孔乙己》作为叶落老师民国系列第一部《鲁迅先生传》中的首篇小说,其独特的讽刺手法、强烈的对比效果、普遍的感情共鸣引起了读者们的广泛好评。我们当代的作家,创作过程中,可以高于现实,但一定要扎根于现实,起到当代文学中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旗手作用。”
&esp;&esp;看得出来,文振组对叶落这篇《孔乙己》是持有极高的赞扬态度的。要不然,不会专门发一条微博点评,更不会在措辞中满是认可。
&esp;&esp;但让人有些意外的是,华视总台对于这篇小说的点评,“我们当今时代的年轻人,不应该自比为孔乙己。我们这个时代,不是那个时候;现在的年轻人,也不是孔乙己。叶老师的小说,不应该被扭曲本意,成为某些人发泄不满的工具。”
&esp;&esp;因为叶落就是华视的员工,所以华视在有关叶落报道的时候,往往都是不乏溢美之词的。但这次,却罕见的并没有对这篇小说做什么太多的评价,而是说起了最近网上流行的那些解说。
&esp;&esp;但华视的报道还算是正面,可《华夏日报》却完全不客气了。
&esp;&esp;“叶落的短篇小说《孔乙己》,主人公孔乙己穷困潦倒,生活艰难,他坚持穿着象征他读书人身份的长衫。他说话喜欢之乎者也,持有万般为下品,惟有读书高的思想。在穷困的生活中,他还认为无论如何都要保留读书人的高贵尊严,自认为高人一等,处处显示学问,卖弄身份,因此他一直处于尴尬的生活经历之中。”
&esp;&esp;“孔乙己如果能够脱下长衫,认真踏实的放下所谓的身段,凭借着高大的身材,健康的体魄,也能谋取一份差事,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。但他宁愿选择穷,选择苦,也不愿将他高贵的头颅低下。”
&esp;&esp;“当代年轻人自比为孔乙己,是自甘堕落的表现,我们不能自持读过大学,便有着高高在上的心态,而对工作挑三拣四。”
&esp;&esp;“同时,我们当代的作家,也一定要做好引导,坚持实事求是,弘扬时代正能量。”
&esp;&esp;华夏媒体一共有四大权威,微博官方,华视总台,华夏日报,中华社。
&esp;&esp;这四大官媒,就是华夏最官方、最权威的媒体了。
&esp;&esp;四大媒体下场点评报道很常见,但接连三家媒体同时下场,却不是很常见。
&esp;&esp;毕竟,这四家媒体侧重的方面不一样。
&esp;&esp;像是微博官方代表的是文振组,主要是关注文化有关的情况。
&esp;&esp;而华夏日报,则是侧重于对意识形态的引导,是华夏意识形态、社会思想的主阵地。
&esp;&esp;但不论如何,这四家媒体都代表的是官方,基本的步调都会保持一致。
&esp;&esp;但这次,这三家媒体的报道和观点不仅没有对齐,甚至是相反!
&esp;&esp;微博官方和华夏日报,竟然公然唱反调了?
&esp;&esp;这特么什么情况?
&esp;&esp;第160章 《狂人日记》
&esp;&esp;随着微博官方、华视总台和《华夏日报》的接连报道,网上关于《孔乙己》的讨论就更热闹了。
&esp;&esp;“真是活久见,《华夏日报》竟然和微博官方唱反调了?”
&esp;&esp;“也不能说是唱反调吧,就是关注的点不同。”
&esp;&esp;“你可拉倒吧!这还不叫唱反调?人家微博官方是高度的赞扬了这篇《孔乙己》,你看看《华夏日报》的措辞?话里话外都是在说叶老师这《孔乙己》写的脱离实际了。”
&esp;&esp;“《华夏日报》的点评我觉得也有点道理,估计叶老师写这小说的时候,都没想这么多,很有可能是被网友们给过度解说了。”
&esp;&esp;“《孔乙己》这篇小说里,有没有借古讽今的意思先不提,这事得关键是大家从《孔乙己》中得到了共鸣!至于这小说里有没有这意思,这重要么?关注点难道不应该是为什么孔乙己这个人物,会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同么?”
&esp;&esp;“是谁脱离群众了?我觉得不是叶老师,相反我觉得叶老师写的小说,才是真正替人民群众发声的。微博官方的报道,才是实事求是的报道。”
&esp;&esp;“你这话说的有点过了啊,小心你的号没了。”
&esp;&esp;“呵呵,这是微博,归文振组管的。我替微博官方说话,他能封我号?”
&esp;&esp;“这波我支持微博官方!”
&esp;&esp;“我也是。”
&esp;&esp;网友们议论纷纷,都在等着看这件事的后续发展。
&esp;&esp;针对《华夏日报》的点评,微博官方会继续表态么?
&esp;&esp;古文协会或者是叶落本人又会有什么反应?
&esp;&esp;可网友们等来等去,也没等到后续。
&esp;&esp;微博官方并没有继续就此事发表评论,《华夏日报》也就只有这一篇报道。
&esp;&esp;双方十分默契的选择了沉默。
&esp;&esp;但让大家惊诧的是,叶落本人也没有就此事发声。
&esp;&esp;这要是其他明星被《华夏日报》如此点评,估计这会都已经吓尿了。
&esp;&esp;各种公关、道歉公告之类的该不要钱似的往外发了,毕竟这可是《华夏日报》啊!人家一篇报道直接封杀你都是有可能的!
&esp;&esp;但叶落却完全没有动静。
&esp;&esp;一句回应都没有。
&esp;&esp;不过,古文协会却是在这时候,更新了一篇小说。
&esp;&esp;“又放出来一篇?”
&esp;&esp;“古文协会可以的!”
&esp;&esp;“熟悉的套路……”
&esp;&esp;“还没公布发书时间啊。”